進軍金融服務! 臉書將來可跨國轉帳 - 銀行

By Joe
at 2014-04-16T10:43
at 2014-04-16T10:43
Table of Contents
【新聞】進軍金融服務! 臉書將來可跨國轉帳
http://news.tvbs.com.tw/entry/528141
來源:TVBS新聞
根據英國媒體報導,FACEBOOK已經向愛爾蘭央行提出申請,將跨足轉帳和電子貨幣的網路
金融服務,也就是將來臉書除了社交功能,也可以透過臉書帳號,來進行跨國轉帳業務。
網路廣告:「我可以透過臉書,操作我的銀行帳戶,下次我要在網路上購物,我可以不必
離開臉書,就檢查我的帳戶餘額。」
社群網站臉書,不僅是你跟朋友溝通感情的橋樑,現在還可以成為你們金錢交易的管道。
CNN記者:「金融時報說臉書可能跟TransferWise.com合作,這是個早就存在的網站。」
英國媒體報導,臉書已經向愛爾蘭央行申請,匯款和電子貨幣等金融服務,一但通過,臉
書全球12.3億用戶數,將會成為最大金融服務機構,這項金融服務,連臉書買下的Whats
APP也能使用。
CNN記者:「可能如果你沒有使用臉書,你可以透過Whats App應用程式,可以讓你匯錢給
別人,一個加拿大人匯給一個美國人。」
外界推測,FACEBOOK會選擇跟TransferWise.com合作,主要原因價錢取勝。
TransferWise.com共同創辦人「我們收取非常低的價錢,通常是比銀行便宜85%,而且非
常快速,又非常簡單的網路操作。
CNN記者:「透過APP或是TransferWise.com,或是臉書匯錢,是一股非常強的浪潮,讓他
們(臉書)可以前進新興市場。」
FACEBOOK不斷藉著自身優勢,擴展新服務同時拓展新興市場,就算未來社群網站熱度退燒
,臉書也能靠著多元服務不被淘汰。
【新聞】Facebook的野心:成為新世界銀行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416/KIUU53P7BSQVU.shtml?c=detail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4-04-16
貨幣化是每個社區都在做的事情,但是Facebook 不一樣,不僅僅隱含對於主權貨幣替代
的野心,也是可能導致全球貨幣流通重構。可以一群互聯網人再一次在世界邊緣再次引領
了世界潮流。
自脫離紙幣形態成為電子信號,貨幣自由流動就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也注定要融入
互聯網。
昨天有消息稱,Facebook加速了這一過程,它將獲得愛爾蘭監管機構的批准,允許該公司
發行代表該公司債權的存儲貨幣價值單位,能夠在全歐洲流通。憑藉積累的交易和長期的
信任,Facebook會不會成為新的世界銀行,就像當年分號遍及全球的花旗銀行?
當然,願景是美好的,拋開技術層面和發展道路的細節,我們必須看到以下幾點趨勢,並
做好應對。
信任代理的規模化遷移
工業時代的核心邏輯是延伸價值鏈,圍繞業不斷的衍生新的分工,信息不對稱(大組織的
信用)和渠道 (大組織的流通) 是工業社會時代重要的特徵和價值支柱。
銀行恰恰就是大組織信用和渠道的完美結合體,在那個時代融通天下,分號遍及海內外;
如今,互聯網的邏輯是縮短價值鏈,接入互聯網,一切變的簡單。
今天去問用戶一個的問題:誰才是你值得信任的人?是經過千百萬人驗證的個體或者服務
,還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和規模,讓你覺得似乎可以相信,也許不會欺騙你的大組織?90后
與50后一定會給出完全不同的回答。
信任是金融業務的最重要的基石,而這恰恰就在Facebook所掌握的數據裏,而不是銀行手
裏。大組織的優勢在年輕一代心中被逐步消解,它們甚至可能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最後的恐
龍。
貨幣民主化過程啟動
Web 2.0 讓個人擁有了信息的民主化,信息的發布渠道不斷下沉,促成了今天的自媒體的
春天。作為附加的信任和價值的貨幣,也是信息的一種,在技術條件允許時,脫媒是重要
的方向。
最引人注目的是比特幣,率先挑起貨幣民主化的大旗, 比特幣最大的缺點是沒有足夠的
交易量和牢固的發行網絡,整個貨幣流通和創造是分散的無序的,僅僅在Geek 和炒家群
體流通。而且,比特幣一上來就要顛覆主權貨幣,缺乏與實體經濟的合適的過渡和對接。
可見的未來,被主權國家團滅可能是很正常的結局。
但是,Facebook 不一樣,在整個世界的邊緣,Facebook 選擇了歐洲的一角,通過債權形
式獲得流通,有用戶,有信任基礎,也有發行網絡。由於Facebook 覆蓋127 個國家日活
躍用戶超過6億,各種邊緣國家的陸續“接入”,Facebook 就會慢慢成為局部地區的結算
銀行,甚至成為超級央行。
這樣的情況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就像早期沒有任何盈利能力的淘寶網一樣,任何角度看都
像一個騙子的故事。如果,隨Facebook 與實體對接更為普及,Facebook 上匯款結算更為
便宜快速,消費者還有理由不嗎?
互聯網與金融的對接,其實將傳統銀行業逼到了一角,只有銀行業用今天互聯網的效率和
費率來運作,才能在新一輪的淘汰賽中繼續存在。
主權與創新的對立
Facebook 是幸運的, 其全球化的佈局和愛爾蘭的創新,為其突破主權貨幣奠定了重要的
第一步。 這樣的創新出現在愛爾蘭,不僅僅因為其位於世界的邊緣,更因為創新的國家
戰略。
從1990年代中期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愛爾蘭經濟在十多年間持續高速增長,綽號“
凱爾特虎”,《福布斯》公佈的2013年全球最適宜經商的國家和地區排行榜,愛爾蘭排名
第一,新西蘭和香港分別排在第二、三位。
早在1980年,蘋果就創造了“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Double Irish with Dutch
sandwich )的避稅架構,通過愛爾蘭為自己剩下了數百億美元的稅負。今天作為美國科技
巨頭的歐洲總部基地,愛爾蘭已經成為了科技創新領域的瑞士,聚集了大量的企業總部,
資金和人才。
這一輪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阻力不是技術,而是既有的組織和利益格局,其最重要的成
果,可能都會來自於邊緣的各種“法外之地”。
--
【反黑箱!台灣2013年最大的守護台灣公民活動】
http://news.dhf.org.tw/News.aspx?cate=14&key=4094
http://ppt.cc/jbyx
--
http://news.tvbs.com.tw/entry/528141
來源:TVBS新聞
根據英國媒體報導,FACEBOOK已經向愛爾蘭央行提出申請,將跨足轉帳和電子貨幣的網路
金融服務,也就是將來臉書除了社交功能,也可以透過臉書帳號,來進行跨國轉帳業務。
網路廣告:「我可以透過臉書,操作我的銀行帳戶,下次我要在網路上購物,我可以不必
離開臉書,就檢查我的帳戶餘額。」
社群網站臉書,不僅是你跟朋友溝通感情的橋樑,現在還可以成為你們金錢交易的管道。
CNN記者:「金融時報說臉書可能跟TransferWise.com合作,這是個早就存在的網站。」
英國媒體報導,臉書已經向愛爾蘭央行申請,匯款和電子貨幣等金融服務,一但通過,臉
書全球12.3億用戶數,將會成為最大金融服務機構,這項金融服務,連臉書買下的Whats
APP也能使用。
CNN記者:「可能如果你沒有使用臉書,你可以透過Whats App應用程式,可以讓你匯錢給
別人,一個加拿大人匯給一個美國人。」
外界推測,FACEBOOK會選擇跟TransferWise.com合作,主要原因價錢取勝。
TransferWise.com共同創辦人「我們收取非常低的價錢,通常是比銀行便宜85%,而且非
常快速,又非常簡單的網路操作。
CNN記者:「透過APP或是TransferWise.com,或是臉書匯錢,是一股非常強的浪潮,讓他
們(臉書)可以前進新興市場。」
FACEBOOK不斷藉著自身優勢,擴展新服務同時拓展新興市場,就算未來社群網站熱度退燒
,臉書也能靠著多元服務不被淘汰。
【新聞】Facebook的野心:成為新世界銀行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416/KIUU53P7BSQVU.shtml?c=detail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4-04-16
貨幣化是每個社區都在做的事情,但是Facebook 不一樣,不僅僅隱含對於主權貨幣替代
的野心,也是可能導致全球貨幣流通重構。可以一群互聯網人再一次在世界邊緣再次引領
了世界潮流。
自脫離紙幣形態成為電子信號,貨幣自由流動就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也注定要融入
互聯網。
昨天有消息稱,Facebook加速了這一過程,它將獲得愛爾蘭監管機構的批准,允許該公司
發行代表該公司債權的存儲貨幣價值單位,能夠在全歐洲流通。憑藉積累的交易和長期的
信任,Facebook會不會成為新的世界銀行,就像當年分號遍及全球的花旗銀行?
當然,願景是美好的,拋開技術層面和發展道路的細節,我們必須看到以下幾點趨勢,並
做好應對。
信任代理的規模化遷移
工業時代的核心邏輯是延伸價值鏈,圍繞業不斷的衍生新的分工,信息不對稱(大組織的
信用)和渠道 (大組織的流通) 是工業社會時代重要的特徵和價值支柱。
銀行恰恰就是大組織信用和渠道的完美結合體,在那個時代融通天下,分號遍及海內外;
如今,互聯網的邏輯是縮短價值鏈,接入互聯網,一切變的簡單。
今天去問用戶一個的問題:誰才是你值得信任的人?是經過千百萬人驗證的個體或者服務
,還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和規模,讓你覺得似乎可以相信,也許不會欺騙你的大組織?90后
與50后一定會給出完全不同的回答。
信任是金融業務的最重要的基石,而這恰恰就在Facebook所掌握的數據裏,而不是銀行手
裏。大組織的優勢在年輕一代心中被逐步消解,它們甚至可能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最後的恐
龍。
貨幣民主化過程啟動
Web 2.0 讓個人擁有了信息的民主化,信息的發布渠道不斷下沉,促成了今天的自媒體的
春天。作為附加的信任和價值的貨幣,也是信息的一種,在技術條件允許時,脫媒是重要
的方向。
最引人注目的是比特幣,率先挑起貨幣民主化的大旗, 比特幣最大的缺點是沒有足夠的
交易量和牢固的發行網絡,整個貨幣流通和創造是分散的無序的,僅僅在Geek 和炒家群
體流通。而且,比特幣一上來就要顛覆主權貨幣,缺乏與實體經濟的合適的過渡和對接。
可見的未來,被主權國家團滅可能是很正常的結局。
但是,Facebook 不一樣,在整個世界的邊緣,Facebook 選擇了歐洲的一角,通過債權形
式獲得流通,有用戶,有信任基礎,也有發行網絡。由於Facebook 覆蓋127 個國家日活
躍用戶超過6億,各種邊緣國家的陸續“接入”,Facebook 就會慢慢成為局部地區的結算
銀行,甚至成為超級央行。
這樣的情況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就像早期沒有任何盈利能力的淘寶網一樣,任何角度看都
像一個騙子的故事。如果,隨Facebook 與實體對接更為普及,Facebook 上匯款結算更為
便宜快速,消費者還有理由不嗎?
互聯網與金融的對接,其實將傳統銀行業逼到了一角,只有銀行業用今天互聯網的效率和
費率來運作,才能在新一輪的淘汰賽中繼續存在。
主權與創新的對立
Facebook 是幸運的, 其全球化的佈局和愛爾蘭的創新,為其突破主權貨幣奠定了重要的
第一步。 這樣的創新出現在愛爾蘭,不僅僅因為其位於世界的邊緣,更因為創新的國家
戰略。
從1990年代中期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愛爾蘭經濟在十多年間持續高速增長,綽號“
凱爾特虎”,《福布斯》公佈的2013年全球最適宜經商的國家和地區排行榜,愛爾蘭排名
第一,新西蘭和香港分別排在第二、三位。
早在1980年,蘋果就創造了“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Double Irish with Dutch
sandwich )的避稅架構,通過愛爾蘭為自己剩下了數百億美元的稅負。今天作為美國科技
巨頭的歐洲總部基地,愛爾蘭已經成為了科技創新領域的瑞士,聚集了大量的企業總部,
資金和人才。
這一輪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阻力不是技術,而是既有的組織和利益格局,其最重要的成
果,可能都會來自於邊緣的各種“法外之地”。
--
【反黑箱!台灣2013年最大的守護台灣公民活動】
http://news.dhf.org.tw/News.aspx?cate=14&key=4094
http://ppt.cc/jbyx
--
Tags:
銀行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想申辦金融visa

By Oliver
at 2014-04-15T19:00
at 2014-04-15T19:00
HSBC Direct將整合走入歷史

By Agatha
at 2014-04-15T10:32
at 2014-04-15T10:32
開發金法說 市場聚焦萬泰銀更名

By Audriana
at 2014-04-15T10:28
at 2014-04-15T10:28
HSBC Direct將整合走入歷史

By Bethany
at 2014-04-15T01:42
at 2014-04-15T01:42
被台銀和平分行存款機吃錢...

By Hazel
at 2014-04-15T01:30
at 2014-04-15T01:30